追忆战火纷飞年代老车站:铁轨上的抗战记忆
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到来之际,追忆战火站铁战记《中国铁道》带你一起追忆战火纷飞年代中几座老站——长春站、纷飞龙潭山站、年代加膝坠渊网本溪湖站、老车德惠站、轨上新立屯站,追忆战火站铁战记那个时候枪林弹雨、纷飞炮火连天,年代并不是老车加膝坠渊网几个平常的车站,而是轨上连接前线和后方的作战生命线。就是追忆战火站铁战记靠着一盏盏灯光信号,按照时刻表、纷飞列车运行图维持运行,年代将军民物资一车车拉向战争前沿阵地,老车在时光雕琢下写下一幕幕战火里共勉杀敌的轨上壮志豪情……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眼看关东军从南边步步紧逼,长春站的铁路工人们为了拖住日军进攻哈尔滨的计划连夜把三百多节车厢悄悄挪到别处。而在龙潭山站李维民等铁路成员他们借着工作便利传情报,运物资,掩护队友安全撤离。在本溪湖站抗日工人们凭借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到战斗之中——他们为了使得敌人的物资供应中断,破坏敌人的进攻计划,在一次关键军列调度的时候故意出现“失误”,致使列车晚点数小时。同时抗日战士罗明星带着“三江好”义勇军突袭了在德惠站,把日伪守备队打得够呛。还有新立屯站的义勇军,趁着河面封冻,摸黑把炸药安在大桥桥墩上,切断了敌人的运输线,让原本如“钢铁长蛇”般的铁路反转成为了民族的利剑。
一些关乎铁路的往事好像穿越到了当下,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除了是一条条普通的铁轨和一列列的火车之外,铁路更是一代又一代人拼搏与奋斗的历史缩影;抗战时期的时候,铁路工人即是冒着枪林弹雨无硝烟的战斗,整个岗位都是一座战场;调度人员像是有身临其境地、足不出户就指挥打仗的部队干部,信号灯的亮灯就是下达的无声命令,其中的任何一次动作都有可能会打乱敌人的节拍。如今已经是高铁时代,“复兴号”飞驰过,“八纵八横”的高铁网也即将覆盖全国每一个地方,从锈迹斑斑的老式蒸汽机车变成现在的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中国铁路一直在突破自己,“复兴号”也是中国铁路最能够征服世界的一张王牌。“复兴号”本身就意味着速度本身的增加,但是“复兴号”所带来的意义远远超过速度的提升,而是能证明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一个现象:我们不是故步自封的,我们在变强!
走出今天的现代化火车站,能看到昔日烈火中英勇抢运人员、物资的惊心动魄场景已难再见,但以新一代铁路人为代表的新一代护路者依旧不断守护着人们出行的安全;而且,“一带一路”的东风也为新国人的铁路工作打开了向世界各地推销中国铁路的大门。回首当年的铁路抗战史,无非是在提醒人们:在某个程度上来说,基础设施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还是确保国家安全、民族尊严的重要因素,虽然以前它们是为了保障战场上的生命线,但现在却是民族与世界联系的桥梁,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它肩负的责任没有一刻放松;铁轨还在向着远方铺设着,不过铺铁轨的速度变慢了,它们原本一路急促轰鸣的声音也缓了下来、重了,仿佛在诉说着过往和未来的命运交织、血泪掺杂的那段过往,也许那时火车头吼出来的声音也是这般之势。
高铁在广阔的土地上飞驰,窗外之景也在不停地往后移动,眼前展现出一副活力四射的祖国河山图景。但是别忘了铁路上那无数默默耕耘的身影,如铁道上夜晚依然举着手电筒的,穿行于雪地间的抢修人员,他们与速度飞驰的列车一道造就了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的钢铁脊梁。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杨筱婧)
【责任编辑:郭旭】本文地址:http://baiyin.vastlyrics.com/news/547d8679858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